胆汁性肝硬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是门脉高压,差别咋就这么大 [复制链接]

1#

都是门脉高压,差别咋就这么大?

—兼谈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小静脉闭塞病门脉高压的区别

前言:肝小静脉闭塞病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以腹水为主要表现,很少出现消化道出血,几乎没有脾功能亢进和脾大,输蛋白和利尿治疗效果不佳。及时的识别和鉴别两者的不同,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今天介绍一下肝小静脉闭塞病和肝硬化的区别,既是鉴别诊断的问题,更涉及到治疗问题。我们经常遇到把肝小静脉闭塞病诊断为肝硬化的,也遇到把其他疾病误诊为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不论是肝小静脉闭塞病还是肝硬化,一个主要的临床病理生理改变就是门静脉高压。病人表现为腹胀、腹水、食欲减退,化验检查提示肝功能损害、*疸。但是,肝小静脉闭塞病和肝硬化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下面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两者的区别。

肝硬化

肝小静脉闭塞病

既往史

往往有病*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自身免疫病、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病史

近期服用土三七或者近期服用不明成分保健品或者偏方或中草药,近期有跌打损伤服用活血化瘀的偏方

病人表现

腹胀、乏力、食欲欠佳、下肢水肿、

腹胀、乏力、食欲迅速减退、恶心、呕吐、一般不伴有下肢水肿

血常规

白细胞、血小板缓慢降低,血红蛋白偏低或者轻度到中度贫血

白细胞可升高,早期血小板正常,随着疾病发展,血小板短期内快速下降,血红蛋白往往正常甚至升高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平时相比变化不明显,*疸指标可升高,与平时相比可有明显升高或无变化,白蛋白水平降低

疾病初期可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的显著升高,*疸会轻到中度升高,随着疾病进展往往会逐渐升高,疾病发作早期白蛋白水平正常,随后缓慢下降

凝血功能

起病时凝血功能就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肝功能恶化,凝血功能逐渐恶化

疾病发作早期,凝血功能基本正常,随后凝血功能逐渐恶化

超声检查

多数情况下肝脏缩小,少部分病人体积正常,肝脏表面不光滑,回声增粗光点密集,门静脉增粗,尾状叶增大,门静脉血流速度正常或增快,脾脏增大

肝脏体积增大或者肝脏肿胀,肝脏表面光滑,回声基本正常,肝脏各叶比例正常;肝静脉变细,下腔静脉变细,门静脉管径正常,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速度变慢,脾脏体积大小正常

CT检查

肝脏表面呈波浪状,肝叶比例失常,尾状叶增大,肝裂增宽,门静脉增粗,肝静脉显示清晰,常见食管和胃周围静脉曲张,脾脏增大

肝脏体积弥漫性增大,增强CT提示肝脏花斑样强化不均匀,类似不均匀性脂肪肝,围绕门静脉周围的肝组织强化相对明显,呈现三叶草样改变,肝内门静脉周围呈现稍低密度的水肿带,肝静脉显示不清,脾脏体积正常

腹水化验

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11

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11

治疗

补充白蛋白+利尿往往有效

补充白蛋白+利尿效果欠佳

体格检查

肝病面容,面色晦暗,有肝掌、蜘蛛痣

无肝病面容,无肝掌,无蜘蛛痣

作者:张明来源:消化科医生张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