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郝万山同药不同量,经方效如桴鼓的关键在于 [复制链接]

1#
郝万山经方故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管的一个病人得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这种病人本身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到了一定年龄发病的时候,这个细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它就自然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以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释放入血液中,表现为溶血性*疸症状。

这个病人早晨起来一看,她自己眼睛怎么*了,脸也*了,撒出的尿象酱油汤子一样,所以她就认为自己得了急性*疸型肝炎。

医院急诊室看,我们急诊室的医生说老太太是肝炎,让他医院医院。医院的急诊科大夫,也以为她是*疸直接收院再化验。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她不是*疸性肝炎,肝功能正常,而是个溶血性*疸,就把她诊断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这个人当时有四十多岁,不到50岁,一个女同志,她特别热心,因为她觉的别的*疸性肝炎的病人或者呕吐,或者恶心,或者乏力,躺在床上就好像没有精神动,她觉得她还有精神,又是给这个病人端水,又是给那个病人倒茶,又是给这个病人送饭,这都是同病相怜,都是同室的病友。但第二天傍晚医生告诉她,她不是*疸肝炎,这个病没有传染性,她一听觉得自己不传染别人,那自己被传染怎么办?所有的东西一概不收拾,医院去了。

医院以后,在急诊室,我们又是一个年轻的大夫,但不是头两天那个了,一看她这么*,说你别来我们这儿,医院,医院。她说:”小伙子,别害怕,我不是传染性肝炎。”就往我们的大夫跟前凑,大夫直往后退。那个大夫给我讲得很有意思。

“我这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能不能在你们这里住院?“她递医院的诊断。正好我那天晚上在病房值班,大夫就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你看你们那里能不能收这个病人?”我下急诊室里一看,说:“好,这个病很少见,我们就收吧。”

因为她有溶血,就会贫血,但是我们给她输血,又不能够一次大量的输,你想想给她输血之后,用了别人的血液和血清,更容易引发溶血,所以每次少量的输一点儿,过几天再输一点,这是一种输血的治疗。然后我们用了中药的治疗,也用了西药的一些治疗,试图改变她体内的酸碱度。治疗了一个阶段以后,溶血控制了,血色素也上去了,精神也不错了,我早晨查房的时候,她说都挺好,我说那你是不是准备出院?

每天我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总要到病房巡视一遍,等我下午下班,再巡视的时候,走到她床跟前,她又把衣服掀起来,拍肚子,鼓的圆圆的,说:“郝大夫,一敲梆梆的响,你把我这个肚胀再治治,肚子不胀了,我就出院了。”

我说:“行呀,我给你治治,我早晨查房你怎么不说呢?我的医嘱都开出去了。”

她说:“她说我早晨不胀,上午也不胀,就到了傍晚的前后会胀,我这个肚子胀是怎么回事?”

她有贫血,伸出来的舌头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的(选用厚朴的指征),“那我知道了,你是脾虚。运化机能低下,所以那痰湿内生,湿邪阻滞,气机不畅,因此就出现了这种肚子胀,你是个虚中夹实,我还真有办法治疗你这个虚中夹实。”

“那你给我开方子吧,治好了我的肚子胀,我就出院了。”那个时候我们要求病房有周转率,所以我盼着她快一点出院,我又回办公室给她开了厚姜半甘参汤。

可是那个时候特别缺厚朴这个药,如果年轻大夫,开上7付药每付10克,药房的老师傅就说:“别让年轻大夫把厚朴给浪费掉,咱有钢用在刀刃上。”老大夫开厚朴,开多少他都有,年轻大夫每付开10g,你又要吃7付,他就觉得你浪费了70克厚朴,药房里的老师傅特别心痛,他就会说没有。

所以我只能开6克,开6克每回都有,开10克他就把方子给打回来说没有。6克厚朴,生姜我不是不爱吃姜嘛,怪辣的,所以我也考虑到这个药的口感,生姜3片,半夏大概是写了10克,这是个常用量,因为我考虑到她溶血性*疸,脾虚是明显存在的,*参用了20克,甘草大概用了6-10克,我现在记不清楚。

这个方子开出去以后,一两天没什么反应,到了第三天上午我去查房,她说:“郝大夫,你开的药,我已经吃上了。那个药真厉害!”我心里很高兴,以为疗效很好,“可原来每天晚上还能吃一小碗粥,自从吃了你那个药以后,我昨天晚上连这一碗粥也给节约了!”

我说:“你再说一遍?!”她说:“吃了你的药,原来我还能吃一碗粥,结果昨天晚上连这一碗粥也不能吃了。我昨天晚上胀得更厉害了。你说的挺好,说我是什么虚中夹实,怎么用起方来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觉得我用方没有问题,怎么会症状更加重呢?我说我去问问我的老师吧。那个时候刚毕业很年轻,也不怕别人笑话。我就拿着这个病历和我开的方子,去请教胡希恕老师。

胡老那个时医院特别善于用经方的一个老前辈。我去问他的时候,他一看我这个病历介绍,呵呵地笑了,说:“你的辨证很对,药方里药也很对,但药量没有把握好。你还记得《伤寒论》原来的那个厚姜半甘参汤药物的药量吗?‘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我说老师你说慢点,我记下来,从那儿我就把这个方歌记下来了。

厚朴半斤,姜半斤,量很重,一参二草也须分,人参只有一份,而厚朴、生姜却是8份,剂量比例不是显而易见吗?其实在这之前我根本不会背这个方歌。我把剂量比例给颠倒过来了,补气的药*参用了20克,甘草用了6克,而厚朴、生姜只用了6克。

胡老说你怎么用这么少的生姜、厚朴?我说,“老师呀,药房的老师傅特心疼这个厚朴,怕我不会用,我如果开厚朴10克,他可能说没有,不给我拿药。”他说,“来,我给你签字,咱们厚朴用到20克。”胡老签字了药房的师傅就给,他怕年轻人不会用这个药,给浪费掉,当然也可以说他有点势利眼。

接着我问:“生姜用多少?”“生姜用15克”胡老答。“会不会太辣?”“你是给她做饭,你是给她配药?”胡老也是这么说。

方子开好:厚朴20克生姜用15克,*参6克,把甘草6克,半夏15克。

我告诉病人我请教了胡老师,还是我这5个药,剂量调了调。这个病人将信将疑的吃了。第一天没有明显的效果,第二天、第三天肚子胀的程度越来越轻,吃了7付药,晚上肚子就不胀了,她特别高兴“我肚子不胀了,那我要出院了。”她那个时候四五十岁,我那个时候二十来岁,她把我当成小孩儿,说:“郝大夫,还要好好向胡大夫学习。”所以这个剂量的比例给我极深的印象,而这个病人也给我极深的印象,我现在还记得她的名字,记得她的样子。

厚姜半甘参汤是治疗脾虚痰湿阻滞,虚中夹实腹满的一张很好的方子。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剂量比例。

以上分享的是关于郝万山老师讲解的《伤寒论》经方片段,郝万山老师在经典《伤寒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如果您有关于经方的疑难病情和实际疗效问题,或者想更加深入学习《伤寒论》,就可以参加近期郝老师的线下讲座。本次课程不仅适合需要扎实基础的年轻中医人,更加适合需要再次提升深造的优秀中医师。

《郝万山教授伤寒私塾班》研讨会共分为三期,郝万山老师全程分享,本期将系统讲授《伤寒论》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全部内容!

名师介绍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著名中医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及优秀指导教师、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伤寒论》主讲人。

会议安排

除了详解伤寒论原文内容外,更会联系现代医学相关疾病,讲授加减化裁的思路,临床更容易对照应用!附表:阳明及三阴病郝老师所讲的疾病范围

会议收获

1、掌握“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生理病理。能够快速识别症状、分析病情2、学会阳明及三阴病涉及的百余种疾病,拓宽了治疗范围与临证思路3、学到郝老师的辨病与辨证思维,以及现成的经验方、自拟方,快速提升临床疗效研讨会福利:每位学员都可与郝老师单独合影,并得到老师亲笔签名的结业证书!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12月4日—12月6日会务收费:元(含会务费、场租费、资料费、专家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报名后请添加老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