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身体上最大的实质性内脏器官,在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肝脏上没有任何痛觉神经,肝病来临时通常会不痛不痒,很难被人及时被察觉,而当医院做检查时,可能已达到肝硬化或肝癌中晚期。
上厕所时,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肝脏病变
1、多次腹泻
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很多,如吃不洁净或生冷寒凉的食物、腹部着凉和急性肠胃感染等。若最近反复出现大便不成形和腹泻,特别是吃油腻食物和高蛋白质食物后腹泻最为明显,十有八九是肝脏已发生癌变。肝脏也算是一种消化器官,可分泌胆汁,胆汁进入小肠中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吸收,也能吸收进入血液的营养成分,然后再次进入肝脏中合成和储存。因此肝脏受到损害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障碍,如腹泻、讨厌油腻食物、饭后腹胀以及无食欲等。
2、大小便颜色发生改变
健康状态下小便颜色淡*或透明,大便呈现*褐色。一般吃某些食物如含有黑色素、红色素以及*色素的食物后会使得大小便颜色随之发生改变。若最近饮食正常,排出来的小便就如同浓茶色一般,粪便土陶色,说明出现*疸,需高度怀疑肝脏癌变。随着肝癌不断发展可降低肝细胞功能,使得肝细胞不能正常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从而发展成肝细胞性*疸。肝癌继续恶化,增大的恶性肿瘤可压迫或堵塞胆管,使得胆汁排泄障碍,发展成梗阻性胆汁淤积,从而产生*疸。小便颜色越*,说明肝癌就越严重,同时也会伴有眼白部位和皮肤发*、皮肤顽固性瘙痒等。
3、大便异常发黑
一般服用果胶铋和含铁剂的药物、吃大量动物血液和黑色食物后会使得粪便颜色发黑,只要停止用药或改变饮食习惯就能改善。若排出黑色的柏油样粪便,这是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先排除胃肠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还需高度警惕肝癌。肝脏发生癌变后,癌肿瘤可影响周围组织和器官,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胃肠道淤血,也会导致胃底静脉曲张,若此时吃坚硬或带刺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道血管破裂,使得血液在肠道中积存,排出来的大便发黑。
温馨提示
只要有以上任何一医院做跟肝脏相关的检查,必要时需做肝穿刺来确诊肝癌。凡是有肝癌家族史、患有慢性乙肝和丙肝、肝硬化和长期酗酒的人都是肝癌高危人群,应每6医院做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查,能及时发现肝癌早期症状,及早治疗,提高5年生存率。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