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看这一篇就
TUhjnbcbe - 2024/10/6 16:27:00
                            

原创doctor_huaiyi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收录于合集#医生“药”事72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4大要点一定要记住!

我国是乙肝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万例。

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HBV感染的关键治疗和最有效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肝脏病变恢复,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规范化使用抗病治疗,提高治疗率呢?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抗病毒的适应症,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抗病毒治疗的疗程等要点进行总结。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需根据HBVDNA是否阳性,选择不同策略,如为阴性,建议定期随访,如为阳性,根据ALT情况选择是行抗病毒治疗(图1)。

图1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流程图

抗病毒治疗需依据血清HBVDNA、ALT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同时需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表1)。

表1抗病毒治疗原则

一旦确定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应该如何选择用药呢?

别急,我们先往下看!

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

对于初治患者应首选强效低耐药药物,其包括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已不建议阿德福韦酯(ADV)和拉米夫定(LAM)用于HB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表2)。

表2核苷(酸)类似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干扰素-α治疗

干扰素-α的治疗有Peg-IFN-α和普通干扰素-α,其中Peg-IFN-α疗效较好,且Peg-IFN-α能进一步降低HBV相关肝癌的发生率,但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建议使用。

Peg-IFN-α使用模式有单药治疗及与NAs联合治疗,HBVDNA小于IU/ml的发生率为30%-40%左右(表3)。

表3Peg-IFN-α用药原则

1、Peg-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预测因素可以预测Peg-IFN-α抗病毒疗效,包括HBVDNA及ALT高低、基线HBsAg情况等。

表5Peg-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2、Peg-IFN-α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Peg-IFN-α治疗过程可能出现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处理的方法如下表6。

表6Peg-IFN-α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基本原则后,由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和干扰素-α治疗抗病毒治疗疗程有差异,因此治疗中需特别注意检测和患者的管理!

抗病毒治疗疗程

对于不同的类型的CHB患者,治疗需特别注意一下内容(表7)。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抗病毒治疗一般推荐长期,干扰素-α治疗抗病毒治疗不宜超过96周。

表7不同类型CHB患者的治疗注意事项

一、NAs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这为了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用药依从性,以及耐药情况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提高治疗率。检测的原则如下所示:

1、血常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HBVDNA定量和HBV感染5项指标、肝脏硬度值测定等,每3~6个月检测1次。

2、腹部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等(无肝硬化者每6个月1次,肝硬化者每3个月1次)。

3、必要时做增强CT或增强MRI以早期发现肝细胞癌。

4、采用TDF者,每6~12个月检测1次血磷水平、肾功能,有条件者可监测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

二、患者的管理

慢性HBV感染者接受肿瘤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可能导致HBV再激活,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所以,下文中的患者需重点管理。

1、所有接受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起始治疗前应常规筛查HBsAg、抗-HBc。

2、HBsAg阳性者应尽早在开始使用化学治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之前(通常为1周)或最迟与之同时应用NAs抗病毒治疗。

3、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若HBVDNA阳性,也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如果HBVDNA阴性,可每1~3个月监测ALT水平、HBVDNA和HBsAg,一旦HBVDNA或HBsAg转为阳性,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

4、应用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CHB或肝硬化患者,NAs抗病毒的疗程、随访监测和停药原则与普通CHB或肝硬化患者相同。

5、处于免疫耐受和免疫控制状态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需要采用NAs预防治疗的患者,在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束后,应继续恩替卡韦、TDF或TAF治疗6~12个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12(06):E-E.

[2]陆海英,徐小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37(08):-.

[3]MartinP,NguyenMH,DieterichDT,etal.TreatmentAlgorithmforManagingChronic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Update[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Jul27].ClinGastroenterolHepatol.;S1-(21)-1.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doctor_huaiyi

本文审核:杨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XU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看这一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