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风险增加有
TUhjnbcbe - 2024/10/7 16:55:00


  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发生肝外恶性肿瘤风险的关系的研究指出,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需要更多地
  作者在后台写道,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引起肝内恶性肿瘤。直接机制涉及宿主基因组中的HBVDNA整合或HBV蛋白对宿主癌基因的反式激活,间接机制涉及由于反复肝细胞损伤和再生导致的慢性炎症。


  使用阻断HBV复制和抑制病毒载量的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HBV治疗可以降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的风险,尽管风险降低主要在肝硬化患者中显著。


  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了HBV感染与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风险之间的关联。在乳腺癌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组织中检测到HBVDNA颗粒,HBx蛋白在胃癌和胰腺癌中高表达。在检测到HBVDNA的肝外组织中检测到局部炎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他们使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局的全国索赔数据进行了分析。


  年至年共有90,名新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名匹配的对照被纳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一步分为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6,名患者)或未经治疗的患者(84,名患者)。应用治疗加权分析的逆概率来平衡治疗组。进行时变Cox分析以评估核苷(酸)类似物处理的时变效应。主要结果是发生任何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肝内恶性肿瘤的发展和死亡被认为是相互竞争的事件。


  在中位数为47.4个月的研究期间,共有30,名患者(3.9%)出现任何肝外恶性肿瘤。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外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高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组(调整后的子分布风险比[aSHR]1.28;95%置信区间[CI]1.12至1.45;p0.)或对照组(aSHR1.22;95%CI1.18至1.26;p0.)。


  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发生肝外恶性肿瘤的风险没有差异(aSHR0.96;95%CI0.84至1.08;p=0.48)。


  在时变Cox分析中,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肝外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治疗患者(aSHR1.37;95%CI1.23至1.52;p.)。


  作者评论说,HBV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肝外恶性肿瘤的风险。HBV诱导的直接致癌作用可能发生在肝脏以外的器官中。此外,HBV引起的炎症可能有助于肝外的癌变。NK细胞功能下降可能在肝外恶性肿瘤发展中起作用。


  可能需要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探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是否会降低当前治疗适应症之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外恶性肿瘤的风险。如果这些结果在其他种族和感染除基因C型以外的HBV基因型(韩国主要基因型)的患者中可重复,则需要在多国或多种族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1
查看完整版本: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风险增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