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HBV(JNJ-)是一款由Arrowhead与杨森公司共同开发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在研短RNAi(siRNA)疗法药物,AROHBV(JNJ-)可以沉默来自游离cccDNA和整合HBVDNA的HBVRNA转录。
JNJ-(JNJ-)是一款由强生旗下Janssen公司开发用于慢乙肝治疗的新型有效衣壳组装调节剂(CAM),它通过诱导缺乏基因组物质的病毒衣壳的形成来抑制病毒复制。
REEF-2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phase2b期临床研究,探索了JNJ-(小干扰RNA[siRNA])+JNJ-(衣壳组装调节剂)+NA联合治疗慢乙肝的一系列终点。
在本届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上(AASLD)上,研究人员公布了评估JNJ-200mgSCQ4W、JNJ-250mgPOQD和核苷(酸)类似物(NA)POQD在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48周随访数据。
在该项临床研究中,无肝硬化、HBeAg阴性、HBsAgIU/mL、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超过2年的慢乙肝患者被随机(2:1)分配接受加用JNJ-+JNJ-或安慰剂治疗。所有治疗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在48周治疗后均停药,之后进行48周的随访(总共是96周的研究周期)。
首要终点是观察在第24周随访时间点不需要重新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实现HBsAg0.05IU/mL的患者比例。
研究结果显示,在例随机患者中(85例药物,45例对照),例(81例药物,40例对照)完成了48周的随访研究。
相较于基线HBsAg,第48周时用药组平均(SE)HBsAg要较对照组变化更大(W48;治疗结束;-1.89[0.06]vs-0.06[0.01]log10IU/mL),随访期W48也是如此(EOS;-1.46[0.07]vs-0.49[0.12]log10U/mL。
用药组患者在W48和W48随访期时间点分别有71.1%和46.9%患者的HBsAg低于IU/mL,而对照组两个时间点分别有2.4%和15.0%。
用药组在W48和W48随访期时间点分别有19.7%和14.8%患者达到HBsAg10IU/mL,而对照组为0%和7.5%。
研究中没有患者在随访期第24周(主要终点)或随访期第48周达到HBsAg阴转(0.05IU/mL)而不需要重新启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在停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中,用药组重新启动核苷(酸)类似物患者要较对照组少(6/77[7.8%]vs12/41[29.3%])。
在W48随访时间点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中,用药组HBsAgIU/mL且HBVDNAIU/mL(31/71[43.7%]vs3/28[10.7%])和HBVDNA定量下限且HBsAgIU/mL(12/71[16.9%]vs0/28[0%])的患者要较对照组更多。
在随访期间,对照组要较用药组观察到更频繁和更明显的治疗后ALT骤发升高和病毒学复发(HBVDNAIU/mL)。
随访期间,用药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65.5%vs68.3%),无死亡病例发生。
综上,研究认为JNJ-+JNJ-+NA治疗48周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在W48停止所有治疗(包括NA)后,没有患者达到主要终点,但在48周随访期,用药组患者的HBsAg水平更低,HBVDNA受抑制的幅度更大。
来源:肝脏时间(Hepar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