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被称之为“五脏之首”,负责多种重要功能,如:合成凝血因子、分解毒素、分泌胆汁等。
但其却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若平时不注意,就会造成肝脏受损,诱发肝脏疾病出现。
肝硬化就是诸多肝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当肝出现硬化也代表着肝组织已经受损,出现了硬化、纤维化导致肝的弹性慢慢下降,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容易会诱发肝癌。
但肝脏却是个比较特殊的器官,是五脏之中唯一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导致在其发生病变时,不易被人体察觉到,所以我们可以从身体发出的一丝异常来判断肝脏是否健康。
孙院士就是一位,研究肝病已有60年,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讲座,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向大家进行传授。
每次演讲时,孙院士都会提醒,肝病多是吃出来的,预防应大于治疗。
孙院士提醒:3种食物或是肝病“温床”,少食用为好
1、精加工食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零食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口味各色各样都有,零食虽然美味,其都属于精加工食品,脂肪的含量也较高,常见的有比如:汉堡、辣条、泡面等。
虽然这些食物吃起来都很美味,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多数都会添加非常多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增鲜剂等。
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肝脏代谢毒素的负担,非常容易诱发肝病发生。
2、腌制食物
咸菜、臭豆腐、豆腐乳等食物,都属于腌制食物。
也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如果是偶尔吃还可以,若经常吃的话,对肝脏损伤极大。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这种毒素,当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很有可能会变成亚硝酸铵,这种物质虽然没有黄曲霉毒素毒性强,但同样都有致癌的作用,建议少吃。
3、霉变食物
发霉的食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多数人还曾食用过。
将食物中发霉的部分扔掉,剩下好的部分继续食用,这种做法想必很多人都做过,但,劝你以后还是少吃。
当食物霉变之后,会产生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对肝脏的伤害,极其巨大。
黄曲霉毒素,被列为一级致癌物,相关专家研究发现,此物质只要摄入大约1毫克,就很可能会导致肝脏癌变,甚至肾脏衰竭,所以劝你还是少吃。
孙院士提醒:身体出现以下这几种异常,早做检查,或是肝脏已受损
◇经常发烧;
◇右腹疼痛;
◇经常刷牙出血;
◇手心出现片状红斑;
◇屁量增多、味道腥臭;
◇头发油腻、脸上痘痘增多;
孙院士提醒:呵护肝脏健康,要坚持做2件事
1、戒酒戒烟
酒的主要成分,基本上都是由乙醇和水组成的。
但乙醇本身对肝脏是没有伤害性的,损伤肝脏的是,乙醇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合成、转化最后会形成的乙醛。
如果正常摄入饮酒量,肝脏能够将其分解。
但若酗酒,超出肝脏承受能力后,乙醛则会直接损伤肝脏,引起肝组织变性,出现硬化甚至纤维化现象。
而烟,其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点燃之后,便会被吸入人体,其含有的有害物质会非常容易导致肝脏纤维化。
2、多喝水
生命之泉所指的就是水,时常多喝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保持体液的充足,以起到滋润肝脏,促进排毒之效。
肝不好的人,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对肝有益的小植物——怀灵菊,效果会更佳。
菊花养肝,首选盛产于安徽黄山的怀菊为佳。
怀灵菊归属于怀菊的亚种,其含有极其丰富的菊甙、生物碱类、氨基酸等养肝成分。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
菊甙和生物碱类能够加快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减少毒素在肝内的沉淀,灭活损害肝脏的自由基,减轻肝脏压力;
氨基酸被称为“肝脏健康小助手”,能够促进肝脂的代谢、在抗击肝组织氧化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
开水冲泡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小知识:筷子菜板要勤换
多数家庭中使用到的筷子和菜板都是木质的,但若这两种工具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也会滋生出黄曲霉毒素。
摄入人体后,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增加肝脏的患病几率。
建议:保持通风,定期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