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门诊有过这样一个病例:
一个25岁的小伙子,最近3个月间断的腹痛和腹泻,医院检查发现肝脏上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
这位患者只是10余年前的一次体检发现自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由于没有任何不舒服,只是在偶尔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就自行服用广告中的护肝片等药物治疗,一直没有重视。经常喝酒、熬夜,饮食方面也不太注意,没有进行规律体检,只是由于近期感觉难受才来看病。
最终的检查结果显示他得的是肝癌,而且已经属于晚期。肿瘤不仅很大,而且侵犯了大血管,无法手术,只能采取药物保守治疗,预后也不会很好。
这个真实的病例并不算罕见,但仍然会有很多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年纪轻轻会在短时间患上晚期肝癌?为什么肝癌早期就没有什么症状呢?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就潜伏着三大肝脏“杀手”,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第一大杀手: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为I类致癌物,其毒性比砒霜还要大68倍,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就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直接破坏作用,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导致肝癌。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花生、玉米或者是自造的植物油,但是却忽略了这些食物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危险。
黄曲霉是一种真菌,在水、土壤等环境中都存在,如果天气潮湿、食品储存过久或不当导致发霉变质,黄曲霉就会大量滋生,其毒素就会释放进入食物中。因此,霉变食物一定要丢弃。
注意:黄曲霉毒素一旦污染,不容易被去除。虽然在碱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可转化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可通过碱水洗涤去除,此外反复水洗、盐中碘化物等也可解除黄曲霉毒素的部分毒性,高压锅煮饭也可破坏一部分黄曲霉毒素。
但我们的建议是,遇到这种发霉变质的食物一定要及时处理。
第二大凶手:酒精
前文提到的那位肝癌患者有经常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要知道,长期饮酒可是导致肝脏受损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吸烟、饮酒、生活不节制是很多疾病的诱因,包括肝病。其中,酒精性肝病就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酒精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受酒量大小、酒的种类、饮酒方式等影响。要想解除酒精的危害,戒酒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第三大凶手:乙肝病毒
首先,乙肝病毒很难清除。乙肝病毒具有嗜肝特性,一旦机体感染乙肝病毒,病毒基因就与人体肝细胞核内的相关基因整合,强迫肝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目前尚没有药物可以将乙肝病毒从体内完全清除。
其次,我国乙肝病毒感染问题依然严重。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感染乙肝病毒人数约万人,其中慢性肝炎患者约万,正是由于有这么大数量的乙肝感染人群,才使得我国肝癌如此高发。
如果乙肝感染者再有长期饮酒的习惯,那无异于雪上加霜。肝硬化、肝癌多见于慢性乙肝合并长期饮酒者,文章开头的小伙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疾病的。
由于很多肝病早期不痛不痒,也就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无症状并不意味着肝脏没有问题,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功能,肝功能指标在严重肝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以保持正常,这也很容易掩盖病情。想早期发现肝癌,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能实现。
小结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能小瞧这些潜伏在生活中的肝脏“杀手”。肝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重要且活跃的器官。
肝脏的功能包括代谢、合成、生物转化、解毒、分泌排泄胆汁等,可以将其比喻为人体巨大的“化学工厂”。因而,我们需要关爱肝脏,斩断伸向肝脏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