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后,人们可能会面临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暂时和平共处,仅仅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第二种乙肝病毒激发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并且对乙肝造成损伤,诱发了慢性乙肝。为了避免长期受到乙肝病毒的损伤,不少患者已经知道需要通过抗病毒治疗来应对乙肝。
但问题时,哪些乙肝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比较好?治疗时出现胆红素升高该怎么办?今天我就一次性讲清楚,为乙肝患者解答疑惑。
乙肝患者什么时候需要抗病毒治疗?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仅处于病毒携带者的阶段,医生不建议立刻进行抗病毒治疗。首先是考虑到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并未对乙肝病毒反应,盲目用药后,虽然能够消灭一部分的乙肝病毒,但不能彻底清除人体内的病毒,整体的受益并不高,还可能增加患者用药的负担。
从临床上来看,乙肝抗病毒治疗开始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第一,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持续异常超过1倍正常值时,考虑抗病毒治疗。这个时候人体内的病毒正处于活跃期,病毒复制比较快,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抗病毒治疗能够较好的抑制病毒复制,从而稳定乙肝。
第二,肝穿发现炎症级别≥G2或者纤维化≥S2时,考虑抗病毒治疗。这主要是参考肝脏受损的程度。肝脏受到乙肝病毒的损伤,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慢性肝炎,或者肝纤维化趋势,需要尽早抗病毒。
第三,肝硬化患者需尽早抗病毒,有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家族史、肝癌家族史,并且满足年龄超过30岁的时候,也需要尽早抗病毒治疗。乙肝是一种可能不断恶化的病情,严重的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最终诱发肝癌,这也是为了预防肝癌做准备。
干扰素和抗病毒药哪个更好?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有2种方法,第一是注射干扰素治疗,第二是口服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两者各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耗时短,抗病毒效果强,可能实现根除乙肝病毒。
劣势:副作用大,注射时可能出现重感冒、发烧、血小板下降等问题,而且干扰素治疗期间不能备孕,不建议怀孕。价格也相对更贵,性价比不高。
代表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拉米夫定等;
优势:药物副作用轻,用药方法简单,按时服用即可。服用替诺福韦等妊娠2B类药物可以正常备孕,怀孕,对正常生活影响较小。抗病毒药纳入医保,药物花费较小,经济负担比较轻。
劣势:抗病毒效果略差一些;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在停药后,可能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目前临床上建议长期服用抗病毒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对不同的患者来说,治疗乙肝的首选方法其实是不一样的。人们除了要了解乙肝药物治疗的优势和劣势,更应该结合自己的病情,药物的安全性,自身耐药性等多个层面考虑,遵医嘱规范治疗。
治疗期间胆红素升高了,该怎么办?
我曾在后台收到过乙肝患者的咨询,他表示自己已经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了,但治疗过程中胆红素升高了,听说这是肝脏病变的表现,想来咨询我还能不能接着用药治疗?在这里也统一解释一下。
首先,在乙肝病毒不断损伤肝脏的过程中,可能导致肝细胞诱发炎症,表现出转氨酶升高等问题,如果这时胆管细胞也发生了炎症反应,就可能影响人体内的胆汁分泌和排泄,诱发胆红素升高。
在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的情况下,确实表明肝功能受损比较厉害,人们需要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及时抗病毒治疗。
但是考虑到临床上的另外一种特殊情况,在胆红素升高后,也不用太着急。肝功能检查中的胆红素升高往往和胆汁淤积、胆管炎、溶血等问题有关,也可能和自身免疫性肝病、黄疸等有关。
当胆红素出现升高,但是转氨酶并未升高的时候,或许和乙肝病毒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人们就可以从这些疾病的筛查入手,乙肝合并这些肝脏疾病时,不一定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现在你明白了吗?
如果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一些身体表现存在异常,完全可以及时的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五项、肝脏彩超等检查,能够较为准确的了解肝脏情况,从而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治疗。
乙肝患者需要结合人们的实际情况,并且参考肝功能检查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你不会分辨,也可以咨询专业的肝病科医生,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