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个人简介
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内科疑难病的治疗等诸领域颇有见解。
医案分析病情描述:李某,女,37岁。
患者年曾患乙型急性无*疸型肝炎,经治疗1个多月后,各项化验恢复正常后出院。
年始觉上腹部不适,神疲乏力倦怠,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γ球蛋白等升高,B超示肝脾肿大,肝光点分布不均匀,血管走向不清晰,医院拟诊肝炎后肝硬化住院,好转出院。近因神疲肢软,倦怠乏力,牙齿出血,口苦而粘,求治于中医。
诊其面色苍白带灰,黯然无泽,略消溲,颈部有蜘蛛痣,无肝掌,下肢不肿,舌苔薄腻,脉细弦。此肝虚血瘀,气不摄血,治拟柔肝和血摄血。
方用:*芪30g、丹参24g、生地30g、*精15g、当归20g、莪术15g、生蒲*15g、红藤24g、延胡索20g、小茴香10g、焦山楂10g、六曲10g、茜草根15g,另牛*醒消丸1支分吞,14贴。
二诊:齿衄减而未尽,再以消补兼施。
方用:桃仁泥15g、红花9g、当归20g、川芎12g、生地24g、熟地24g、白芍15g、牛角片(先煎,50g)、丹皮10g、*芪30g、生槐花18g、仙鹤草20g,另牛*醒消丸1支分吞,14贴。
药后齿衄消失,神疲稍缓解,以后陆续来诊1年余。
方用:一贯煎、当归六*汤、六味地*汤、鳖甲煎丸等加减。
年10月随访,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蜘蛛痣部分隐退,复查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目前仍在调理之中。
评价肝硬化在代偿期,属中医“症瘕”、“积聚”之类,失代偿期属“鼓胀”之类。
《医门法律》说:“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是名单腹胀。”究其病机,大凡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络壅塞,或脾虚湿滞,清浊相混,遂道不通,水液停留。气、瘀、湿等邪久羁,却肝损脾,穷则及肾。
病至“肝硬化”,既有肝、脾、肾受损之象,又有气滞、瘀停、湿留之征,表现为本虚标实,故治疗不可专以攻邪,裘氏常以消补兼施为法。
本案处于肝硬化早期代偿阶段,正气大虚,故治疗以扶正为先导,重点是养阴柔肝,滋阴凉血,补气摄血。
裘氏常用一贯煎、当归六*汤、鳖甲煎丸三方加减进退,补中寓消,刚柔相济。不仅对改善症状有明显疗效,而且对肝功能康复颇有裨益,经裘氏诊治者,大多能遏制病势,带病延年。
声明:
资料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
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及时联系上,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推荐阅读:
年终盛会,福利来袭!
中医药常用字,你读对了吗?
经方中医传播第四期学习班开课通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