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55
胡希恕医案
王某,男性,34岁,某医院会诊病例。年5月8日初诊。患慢性肝炎有年,近突发*疸,经中西医治疗,*疸指数逐渐升高,人亦面目俱*如橘色(*疸),发热口舌干,胸胁苦满,恶心不欲食,大便秘结,苔*腻,脉滑数。排证:
1、阴阳:
脉滑数——能量富余的阳脉。
2、表里
肝炎、胸胁苦满、恶心不欲食——半表半里确证。
大便秘结——里证,可能有宿便。
发热——表证;*疸——湿热郁于表。
3、寒热
苔*腻、口舌干——有上热。
脉滑数——有热。
4、虚实
苔*腻、大便秘结、脉滑——里淤堵,能量过剩,可下。
*疸——湿热郁于表。
排证结果:
半表半里确证+可下=大柴胡汤
表证*疸明显,需处理,关联能量充足(可用大*),可合方:茵陈蒿汤(大*、栀子、茵陈蒿)。
来看胡老处方:
与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
柴胡12克 *芩10克 枳实10克 白芍10克 生姜10克半夏12克 大枣4枚 茵陈24克 大*10克 山栀子10克
结果:上药服二剂,大便得通,恶心已,胸胁苦满减,精神好转,因坚持服药28剂,*疸退,查肝功完全正常,旧有肝病亦随之而愈,约一月出院。
相关阅读:
每日一案|肝硬变(案一)
启示:
肝病,无论是肝炎,还是硬化,或是肝癌,只是西医标准的一个界定。而用什么药,则一定由病人体现出来的“证”来决定。
有的肝病患者,心下肋下肝区痛,要考虑陷胸汤方向;有的瘀血明显,又要考虑使用去瘀血药物;有的有腹水,则需用去水的方剂……总之,“有是证用是药”,是不变的原则。
推荐阅读:《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
推荐阅读:《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金匮要略》
《伤寒论》成都研习室
创办者:郑远伟罗浠夫妇
自有幸觅得明师刘希彦先生,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之后,生命维度得以提升。故以“硕果满筐,不敢独享”的心情创办《伤寒论》成都研习室。致力于将《伤寒论》传递给更多有缘家庭,乃至传给下一代,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