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诺奖宣布之前,很多人预测获奖者将来自感染、传染病的研究领域,因为今年的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果不其然,北京时间10月5日晚5点30分,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位发现丙肝病*的科学家获得,他们是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和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
科学上的每一个认知进步,都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晶。这三位科学家就像是一场接力赛的重要接棒人,让人类对丙肝病*彻底了解,为丙肝治愈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年全球有万人感染丙肝病*,39.9万人死于丙肝病*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1]。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丙肝病*的感染,是导致丙型肝炎的原因。但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类还并不认识丙肝病*。只知道乙肝会通过输血传染,甲肝主要是通过食物传染。
当时,哈维·阿尔特是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病理内科医生,于年代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血库质控工作,目的是减少肝炎病*通过输血进行传染。
(哈维·阿尔特,来源:网络)
但爱思考的阿尔特在工作中发现,尽管已经排除了乙肝病*,输血仍可导致很大比例的肝炎发生!
阿尔特对这些感染者进行了甲肝和乙肝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并不是因为漏检了病*才导致事故,而是有一种或多种“非甲非乙”的肝炎病*,根本就是在检测范围之外[2]。
虽然阿尔特不知道这种未知病*到底是什么,但是他通过提高对血液样本的免疫检测,将肝炎病*的传播风险大大降低。
在阿尔特提出“非甲非乙”肝炎病*的概念之后,黑猩猩感染病*的动物模型也建立起来了。
当时在美国Chiron公司工作的霍顿,研究方向就是在基因上确证这种新型病*。霍顿认为,病*感染黑猩猩之后,就一定能从基因测序中找到病*的蛛丝马迹。
(迈克尔·霍顿,来源:网络)
但是,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所测出的基因序列,绝大部分还是黑猩猩的,直到年,才发现了一个病*的基因片段,而这个病*,就是后来确认的丙肝病*[3]。
(查尔斯·赖斯,来源:网络)
查尔斯·赖斯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病*学家。
年,根据当时已经获得的基因测序的成果,赖斯的研究团队拼接出了第一份完整的丙肝病*基因组,将合成的病*直接注射到黑猩猩的肝部之后,引发了黑猩猩的肝炎[4]。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是赖斯也像所有的研究者一样,还面临着一个难题:并不能证明这个丙肝病*能感染人类的细胞。
年,日本病*学家TakajiWakita,德国病*学家RalfBartenschlager和以赖斯为首的两个美国团队的合作发现,从一名患有暴发性病*性肝炎的日本患者中,分离到了一个特殊的丙肝病*株,此*株可以感染人类的肝细胞,并进行复制产生更多的病*。
证明了病*的感染和复制,也就完整地勾画出了病*的生命周期,但是当时还有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日本丙肝病*株的感染和复制效率太低,并不能解释丙肝在人类的传染速度。
此后,赖斯在研究中发现,丙肝病*在复制中会出现基因变异,而也正是这样的变异体,获得了更高效的感染和传播能力。
赖斯不但完美地对丙肝病*的感染机制进行了解释,也为抗丙肝病*药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仔细回顾丙肝病*的发现历史,大家能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不容易。看似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其实都是多年研究的积累和爆发。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能结束了一个时代,而是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来源: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