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99支名医名家志愿服务队,参加活动专家人次,活动走进全省近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培训基层医师28.5万人次,义诊群众超过51万人次……
年至年,作为全省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组织,河南省医学会在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健康扶贫,组织开展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暨百项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开展包括健康讲座、专业培训、带教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会诊、实操演练、爱心捐赠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创建了“五个一”健康扶贫新模式,即“组建一支专业化队伍、开展一次健康讲座、举办一次专业培训、组织一次义诊、形成一种机制”,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县乡村、送到百姓身边,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让基层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牢牢兜住贫困人口的健康底线。
名医名家走基层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天,我们来到郏县,主要是开展眼科诊疗方面的健康扶贫活动,包括为郏县群众进行眼科义诊,深入眼科病房开展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会诊;我们的手术车还提前半个月先后两次深入薛店镇开展了30多台白内障免费手术……”年12月13日,河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凤妍对郏县群众说。
当天,年河南省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走进郏县。30多岁的郏县居民李先生是高度近视患者,近视达度,半年前又不幸罹患*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得知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到郏县开展健康扶贫系列活动,李先生一大早就赶到郏县妇幼保健院等待。经过专家会诊并顺利实施手术后,李先生的视力较以前大幅提高。
而这,只是年河南省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健康扶贫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自年3月以来,河南省医学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基层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数据分析、专家研讨,因人施策、因病施策,精心组织实施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99个专科分会积极参与,一大批省内专家倾力助阵,组成99支名医名家志愿服务队,参加活动专家近4万人次,走进全省18个地市个县(市)的近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为困难群众上门服务次,义诊群众超过51万人次。
余项适宜技术推广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
“在声带上做手术就像走钢丝,稍不留意就会破坏完整的声带,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局麻纤维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要求操作者熟练、精准,并且能在10分钟以内完成。目前,医院开展得越来越少,我觉得只要对患者有利就要坚持和推广。”年8月15日,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王广科在手术示教中提醒基层医务人员。
除了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河南省医学会还利用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健康扶贫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连续多年开展百项适宜技术推广活动。
从年开始,河南省医学会甄选出余项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层适宜技术,通过培训班操作示范、专项技术指导等方式,面向基层单位和人员,分期分批分专业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举办专题培训场,培训基层医师28.5万人次。其中,手术车下基层,超声工程,脊梁工程,“中原影像放飞基层”,超声引导下穿刺适宜技术,无痛分娩等一大批健康扶贫创新项目品牌深入人心。
河南省医学会还创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建设网上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进行更多的基层适宜技术定点定向培训,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目前,平台注册基层医务人员14万余人,视频播放量超过万次。
此外,河南省医院医院协同发展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基层危急重症患者长效诊治机制,实现疑难杂症、危急重症患者足不出县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同时帮助基础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为基层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提高群众健康素养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右手3个手指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白、发紫,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一个月后,老人的手指远端出现发黑、坏死症状,当地医生用各种方案,始终控制不了病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老人出现手指头坏死症状?”年10月,河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升云在温县向群众进行健康科普时说,“碰到这样的情况,要考虑风湿性疾病,要找专科医生进行及时治疗。”
刘升云说,风湿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有些患者后期疼得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导致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其实,很多风湿病患者是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喜食冰冷食物以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
“要想降低风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说,年至年,河南省医学会自筹经费.5万元,共派出专家近4万名到基层举办科普培训场,印发科普宣传页3万多张、宣传读本多册;河南省医学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还组建20个科普学组编写系列科普丛书,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
此外,河南省医学会还在世界肝炎日、爱眼日、爱耳日、世界尿失禁周等32个医疗卫生纪念日,走进全省各地,甚至走进*哈密市,宣传医疗卫生知识,开展义诊咨询,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健康水平,以健康促进助力脱贫攻坚。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暨百项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还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联合表彰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王伟说,“下一步,河南省医学会在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继续保持标准不降、*策不变、力度不减,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全面发力、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开展健康扶贫活动,真正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
(本报记者冯金灿通讯员张晓伟谢宗阳)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