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报道,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称,常吃鲭鱼、秋刀鱼、沙丁鱼等背部发青的鱼以及鳗鱼的人,与不怎么吃这些鱼的人相比,患肝癌的风险约低40%。
鲭鱼等背部发青的鱼类在日本统称“青鱼”,这些鱼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研究人员在-年间,以日本9个府县的约9万名45~74岁的居民为对象,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记录了这些人摄入沙丁鱼、鳗鱼等8种鱼的量,所选取的8种鱼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种类。结果发现,每天上述鱼类合计摄取量达到约70.6克的一组人,与每天只摄取约9.6克的一组人相比,患肝癌的风险要低36%。
鱼错误吃法的危害我们都知道鱼的营养丰富,食之有味,对人体有着较强的保健功能,故人们普遍爱吃鱼。但鱼的种类繁多,不同的鱼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并不是人人清楚。
一空腹吃鱼危害大空腹吃鱼会增加肝肾负担。蛋白质直接转化成能量,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因此,只吃鱼肉不吃主食的做法,不但浪费了蛋白质,更增加了人体排*的压力。不仅如此,空腹吃鱼还可能增加痛风的危险。空腹时胃酸的酸度比较高,同时没有碳水化合物的帮助,鱼肉蛋白质分解不完全,会造成尿酸增加。而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就可能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患者的病情。如果此时再加上啤酒,更是会“雪上加霜”。
二生吃鱼片易得“肝吸虫病”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另外,吃生的或煮得不够熟的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都可能感染寄生虫病。
三鱼胆过量会中*中医认为,鱼胆性寒、味苦,有泻热、明目等功效,祖国医学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病,常用量为1~2.4克。但如果服用量过大,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引起急性鱼胆中*。
鱼胆的胆汁中含有一类致*物质,这类物质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全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下,均可发生中*。那么,哪些鱼的鱼胆会引起急性中*呢?青鱼、草鱼、鲩鱼、白鲢、鳊鱼、鲤鱼等的鱼胆均会引起中*。其中,以青鱼、草鱼和鲩鱼引起的中*最多见、最典型。
四活鱼现杀不鲜还有*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鱼不能现杀现吃的原因是现杀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味道不够鲜美,营养成分也不充分。其次,将剖腹洗净的鱼放置几小时,*素挥发得差不多,这可降低有*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教你一招:清蒸鱼七大秘决秘诀一:鱼的重量控制在克左右,这样大小的体积,摆在鱼盘中,看上去美观,而且生熟火候好把握;
秘诀二:收拾鱼时,可将鱼脊骨从腹内斩断(用刀尾锯断),以防鱼蒸熟后由于鱼骨收缩而使鱼的整体变形,但如果您的手艺比较生疏,不斩也行,免得还没开始蒸,就把鱼糟蹋变形。将鱼收拾干净后,在鱼体两侧抹匀猪油(清油也凑合啦),再沾少许白酒(你也可以尝试沾些洋酒,也许又开创出新口味);
秘诀三:将约50克肉馅拌入一点酱油、麻油、盐、姜末、香菇末后放入鱼腹中,既可使鱼味更鲜又可撑起鱼腹,使蒸出的鱼形体饱满;
秘诀四:取大块老姜,取最长段切成均匀漂亮的细长丝,将大葱取中段(不清不白处,与姜丝等长)切丝,(为了美观,诱发食欲)铺在鱼盘上,将鱼入盘后再在鱼身上撒些葱姜丝;
秘诀五:一定要在蒸锅水开后,再将鱼入锅(千万别凉水将鱼上锅蒸,那就砸锅了。很多清蒸菜的秘诀都是水开后食物入锅蒸);
秘诀六:蒸6~7分钟即关火(火候是顶级秘诀);
秘诀七:关火后,别打开锅盖,鱼不取出锅,利用锅内余温“虚蒸”5-8分钟后立即出锅,再将预先备好的调料(酱油、醋、清油、很少的盐或不放盐)淋遍鱼身(不能放味精,以求清淡、鲜嫩),再随意摆上几根散香菜后上桌开吃。
特色:此鱼嫩如豆腐、香如蟹肉,清淡爽口。如果吃的时候有旁人在座,您要将筷子尽快悄悄对准鱼腹(最嫩最香的精华之处),先下手为强!
转载及征稿声明版权合作,请联系:zhouyx
ffrc.cn,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诚邀您投稿,爆料,投稿请注明发布平台,如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