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3招教你选对益生菌
TUhjnbcbe - 2021/6/6 0:18:00

付迎新

主任医师

医院儿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7年。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专业协同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怀柔医学会儿科专业组组长。

肠道菌群目前被认为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性疾病、肝硬化及肝衰竭、胆道疾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相关,益生菌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1]。所谓益生菌,是指单独或混合的活微生物制剂,当服用足够剂量时,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特性来帮助人体恢复健康[2]。那么市场上那么多益生菌,有哪些区别?

剂型不同,按需取用

生产益生菌产品需要先培养益生菌,离心获取菌体,再通过冻干或喷雾干燥获得菌粉,随后通过乳化、凝聚等工艺制备各种剂型产品[2,3]。

未封装的益生菌在加工和存储过程中可能会暴露于高温,低pH值、高渗透压和高水平的氧气中,对其存活造成影响。益生菌进入人体内后存活与否,还受到胃酸和肠道胆汁盐的影响[2],需要合理的封装技术以保证益生菌的存活。有研究指出,加拿大当地仅有10%的益生菌制剂可在进入胃肠道后存活[4],所以选择合适的剂型非常重要。

无论国内外,益生菌产品制剂多采用胶囊剂型封装技术,其次为颗粒剂或散剂,片剂较少[3,5],这与相关制备工艺的难度有关。国外学者的研究已开始尝试运用功能性聚合物帮助制造益生菌片剂,以改善益生菌的使用效果、稳定性和存活率[5],但其是否已在国内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尚未见报道。

年,美国胃肠病学家最为推荐的益生菌封装技术仍然是非肠溶性胶囊(non-entericcapsule)[4]。国内上市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说明书也指出,在服用胶囊后,所含三种有益菌可以迅速地到达肠道并定植,第二天即可从服用者粪便中检出目的菌,第三、四天菌量达到高峰,第八天维持正常[6],提示这种胶囊制剂保证了益生菌可在胃肠道内存活。

对于无法吞服胶囊的婴幼儿,只能选择颗粒剂或散剂,此时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3招教你选对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