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与酒精最为相关的癌变就是“肝癌”。因为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超过了95%摄入的酒精,其实都是在肝脏内分解和代谢的。
长期酗酒可诱发一系列肝脏病理性改变,这包括了脂肪肝、肝炎和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癌变等。临床将这些因酒精造成的肝脏伤害,统称为“酒精性肝病”。
关于酒精导致肝癌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大家也都对其存在疑问,因为中国是世界肝癌大国,每年新确诊的肝癌患者达到了41万人。
而相反的,明明很多欧美人的国家也是酒精消费大国,但他们国家肝癌的病发率却明显低于我国,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我国是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全国人口达到了近14亿人。有人口基数作为基础,慢性病的患病人数自然要比其他国家高一些。
而至于其它国家的整体肝癌病发率低于中国,则主要和以下两大因素相关:
1、乙肝方面的影响
喝酒是肝癌的高危因素没错,但从绝对风险方面肝癌,肝癌的第一大致病风险因素其实并不是酗酒,而是慢性病*性肝炎。在几类病*性肝炎中,乙肝是最为危险的一种。
虽说我国推出了乙肝疫苗,实行了免费注射*策。但我国,仍然有近万乙肝病*携带者、万慢性乙肝患者,是全球乙肝病*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
在我国临床上,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的检出率达到了90%左右。近70%原发性肝癌的病发,都建立在了肝硬化基础上,且基本都是乙肝和丙肝发展而成的结节性肝硬化。
有相关数据研究显示,每年有近3~6%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会发展为肝癌。特别是患有乙肝仍然长期酗酒的人,未来患肝癌几率还会更大。
2、基因影响
肝脏代谢酒精,主要是依靠了两种酶类的分泌,也就是乙醇和乙醛脱氢酶。而欧美人这两种基因都比较完善,但中国人却不同。我国居民大部分都存在ALDN2基因缺乏,这种基因位于人类的第12号染色体中,它同时具备了乙醛脱氢酶以及酯酶活性作用。
缺乏这种酶类,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它却会影响乙醛的代谢能力。也就是乙醇在进入体内之后,可以被肝脏分解成乙醛,但是乙醛却不能被迅速代谢,它不仅会导致酒精中*,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肝脏细胞*性作用,可改变细胞DNA表达,继而增加了癌变的几率。
总而言之,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肝癌国家,其实本质还是受到了乙肝这种疾病的影响。
但不能否认的是,长期酗酒的确是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它就是促发酒精性肝病的高危因素。所以,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喝酒的确是对健康没有任何益处,尽早戒酒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