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陆荫英教授肝硬化伴uHCC患者,仑伐替尼
TUhjnbcbe - 2022/7/3 21:29:00

肝性脑病(HE)是终末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是改善HE预后的关键。

当地时间年6月22日-26日,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EASL)在英国伦敦召开。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陆荫英教授团队一项关于索拉非尼(SOR)或仑伐替尼(LEN)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HE危险因素的研究入选大会摘要,肝胆相照平台特邀陆教授对研究进行分享,供临床医生学习。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SOR或LEN治疗肝硬化伴uHCC患者中HE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年9月至年2月连续接受SOR或LEN治疗的肝硬化伴uHCC患者,采用肝性脑病评分算法评估治疗期间HE的发生及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HE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SOR组例,LEN组例,两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在数据截止时(年12月),SOR组(4.2%,95%CI:2%–7%)HE发生率显著低于LEN组(11.3%,95%CI:7%–15%)(p=0.)。

酒精性肝硬化[OR:5.(95%CI:1.-22.)],Child-Pugh评分7[OR:3.(95%CI:1.-8.)],血氨≥38.65μmol/L[OR:4.(95%CI:1.-12.)],总胆汁酸≥29.5μmol/L[OR:11.(95%CI:4.-27.)]、LEN治疗[OR:6.(95%CI:2.-16.)]、治疗时间≥5.6个月[OR:4.(95%CI:1.-11.)]均被确认为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生HE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肝硬化伴uHCC患者,接受LEN治疗较SOR更易发生HE,其中酒精性肝硬化、ChildPugh评分、血氨、总胆汁酸和治疗时间是HE的危险因素。

专家简评

关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选择,目前尚无大样本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本研究对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两种靶向药物在合并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两者对肝性脑病的影响。

结果发现:肝硬化伴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接受仑伐替尼治疗较索拉非尼更容易发生肝性脑病,同时有酒精性肝硬化背景、Child-Pugh7分、高氨血症、高胆汁酸血症以及治疗时间长于5.6个月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索拉非尼似乎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该项研究为规避抗肿瘤治疗导致失代偿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出了可参考的证据。

专家简介

陆荫英教授

?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科副主任兼肝脏肿瘤科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执行主委

?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肝癌学术委员会主委

?医院协会/分子诊断专委会副主委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青委会秘书长

?“一带一路”肝胆肿瘤及传染病国际大会执行主席

?国际灾害医学应急救援大会(IPRED)主席团成员

?科技部“重大专项”评审专家

?《肝癌电子杂志》副主编,Cancerbiologymedicine编委

?享受“*队优秀专业人才岗位津贴”

?北京市“百佳青年医生”

第一作者简介

陈博文,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中国人民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陆荫英教授团队成员,专注于肝胆肿瘤临床研究,研究报道多次被AASLD、ASCO、ESMO、ESMO-GI等国际大会接收。

参考文献EASL.abstractTHU

往期推荐

6.25直播预告

“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全国启动会盛大开启——项目覆盖超医院

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再添TAF肾脏安全性证据

周俭教授:从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看HBV-HCC抗病*治疗要点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GanDanXiangZhao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荫英教授肝硬化伴uHCC患者,仑伐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