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现场,他随身携带的不是手铐、手枪,而是各种仪器设备,现场任何一点痕迹,哪怕一粒微小的尘土,在他眼中都是“宝贝”。
他的工作环境肮脏血腥,一不小心还可能被传染疾病,旁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却总是冲锋在前。
他叫张福*,是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理化检验工程师。因对法医岗位的热爱和执着,张福*用自己的青春岁月还原了一个个被谜团围绕的现场,揭开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真相。
持之以恒:干到老学到老
让死者“开口”,让证据“说话”,离不开包括张福*在内的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们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硬的专业技术。张福*所在的刑事科学技术室,现有技术人员28名,先后荣获“全国刑事技术先进集体”“全省刑事技术先进集体”、集体三等功等各类表彰奖励,在参加省、市刑事技术比武中均获得第一名。
张福*于年9月至年7月在云南民族学院化学系学习,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化学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理化检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年9月起,张福*从事刑事技术理化检验工作,为五华区理化检验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从接触理化检验工作开始,张福*始终秉承科学、客观、公正的宗旨,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案件的侦破、诉讼及民间纠纷调处提供关键性的鉴定结论。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于年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昆明市公安局和五华公安分局的表彰奖励。
工作中,张福*在努力完成专业任务的同时,善于吸取前人和同行的成功经验,并不断加强学习,广泛收集、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充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把获取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最新科研成果紧密结合,使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张福*从事刑事技术理化检验鉴定工作以来,参加各类现场勘查起,参与理化检验鉴定起,出具检验鉴定报告份,积累了丰富的检验鉴定经验,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所出具的鉴定结果无一例错误,运用鉴定技术直接查破案件余起,所出具的检验鉴定结论全部被法庭采用,作为审判证据。
工作后,张福*多次参加昆明市公安局、省公安厅、云南警官学院等单位组织的理化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理化检验鉴定工作中,张福*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规范,认真落实检验鉴定制度,确保鉴定质量,有效杜绝冤假错案,为治安案件、医疗事故、民间纠纷及刑事案件的办理提供大量技术支持。
通过张福*和同事的努力,使五华公安分局的刑事技术业务在同级公安机关中处于领先地位。
锲而不舍:钻研科技破要案
“每一具尸体都有自己的密码,一旦破解,它就会说话。”张福*不断“破解密码”,挖掘死者的生前故事。
多年来,张福*将入警誓词奉为圭臬,追寻案件的真相。他从事的*物分析是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化学和有关的数理基础知识外,还涉及法医学、药理学、*理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等。
理化实验室桌上、柜子里放着各类试剂,一些器皿中还放着受害者肝脏、胰脏、胃部的提取物。检验这些物质是张福*的工作日常。和理化实验室相邻的是气质联用室。
“在理化实验室提取完后,我们会把检测物拿到这边检测分析。在这里检测的大部分物品是有*的,虽然量不多,但直接接触还是不好。”说完,张福*戴上手套,拿起一支离析管展示他的专业。
“里面是大麻,这个仪器主要是分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张福*拿出2袋白色晶状体的东西,“这里有一袋是冰*,另一袋不是。”即使在阳光下,2袋物品从形态和颜色上,肉眼看不出任何区别,“所以需要用仪器来分析它们的不同成分。”
气质联用室里闷热异常,仅过了15分钟,常人便难以忍受,里面的机器几乎是24小时工作,因为有些检测物特别微小,怕被风吹跑,不能开窗,所以房间很热。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张福*坚守了23年。
细致入微:凭证据伸张正义
理化检验工作是揭露刑事犯罪的无形利器,张福*从工作中抽丝剥茧,让尸体“开口”,帮亡灵“诉冤”。
年6月,某水库发现一具无头男尸,死者周围有许多空瓶,张福*和同事搜集了所有瓶子,带回去检测。检测时,张福*在一个空牛奶盒中发现安眠药成分,又在死者胃部发现安眠药成分。
“当时我判断,死者应该是喝了这盒牛奶后被杀的。”后来,民警在犯罪嫌疑人家里也找到了这种成分的安眠药。铁证如山,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就是杀人凶手。
用张福*的话讲,“每一个证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提取一次。”这就要求他在检测时不能有丝毫失误,一旦失误,再也没有样本让他再来一次,更会让侦破方向出现偏差。所以,在张福*看来,他的工作不容许有一丝失误。
年,警方在一口枯井里发现一具男尸,死者颈部受伤。
“我们通过血液检测,发现他死前吸食过*品。”究竟是吸食过量*品致死,还是颈部损伤致死?张福*之后又提取了死者的代谢物进行检测,发现吸食*品并不是导致死者死亡的原因。原来,事发当时,该男子和2名朋友一起吸食*品后昏迷,2名朋友以为他死了,为了撇清关系,将他抛入井中导致其死亡。
张福*的工作并不只是针对刑事案件,只要跟群众相关的案件,他们都会涉及。在他看来,能为群众答疑解惑,更有成就感。
“之前,有名老人家的羊突然全死了,怀疑有人投*。”经张福*和同事逐一检测和排查,发现是羊群误入邻居家打了农药的田地,才导致羊群死亡。“这就排除了故意投*的可能性。”张福*说。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虽然有时他在现场累得筋疲力尽;虽然他常在熟睡中被电话叫醒;虽然他时常被梦中的命案惊醒;虽然有时他被不理解的当事人无理围攻、谩骂、恐吓,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乐观豁达:战胜病魔挑重担
年,张福*被查出胃癌。2次手术后,整个胃被切除。可他没有因此要求特殊对待,仍然像往常一样,每年要检验余份可疑样品。
查出胃癌那年是张福*从警的第10个年头。那年7月20日,他从一桩命案现场回到单位。做完检验已是次日凌晨,刚躺下没多久就被叫醒。
这是一起公交车爆炸案,要从满地的碎玻璃中查找到使用炸药的线索。当几大箱玻璃碎片被带回检验室,所有人开始埋头工作时,有人注意到,张福*常停下工作按住腹部,头上浸出汗珠,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拒绝了。那几天,他每天忙到凌晨,睡两三个小时,全靠止疼药支撑。8月20日,张福*出现便血情况,接着大口吐血,医院。检查结果是应激性胃溃疡并发大面积穿孔,经劝说,他接受手术切除2/3的胃。半个月后,他被确诊患上胃癌,9月底出院后接受化疗。病情稍好转,他就回到工作岗位上。
年3月18日,张福*胃癌复发,医生告诉他必须切除全胃才能维系身体健康。此后,他变成了“无胃”英雄。胃部切除,饮食只能以流质、半流质为主。晚上睡觉只能侧卧,否则胆汁反流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正因如此,如今的张福*憔悴了许多。
说到心愿,张福*表示只有4个字:平安健康。
“我喜欢我的工作,因为无论过程如何,最后总能给你一个结果,任何结果都是好结果。”张福*微笑着看向远方。
今年49岁的张福*面对苦、累、伤痛,没有胆怯、没有退缩,怀揣理想,用瘦弱的肩膀担起了理化检验的重任。
一句“干一行就要努力把它干好”,张福*用了几十年来兑现。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