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敢言、拼命、脾气火爆、从不迷信专家院士的判断、只相信自己的临床所见……这是40天来和蒋文新相处,他给记者留下的印象。近40天的高强度工作,让自称“老老肥”的蒋文新衣带渐宽,肚子小了一圈。最后一次,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中心上班,他的防护服上用签字笔写着几个字:“老蒋借荆州,有借有还。”
“疫情过后,我想做一个‘正常’的医生,回归‘正常’的生活,疫情过去2个月的时间,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不正常的。”临别之际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的专访,蒋文新给广东队和自己的表现都打了90分,记者觉得,在这个追求尽善尽美的医生手下,90分应该是一个很高的分数。
1月16日上午,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蒋文新的手机突然传来了一段急促的铃声“赶快去湛江,那里一个从湖北过去的人病情危重。”
战新冠25天辗转8地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新冠肺炎的CT片。它跟我们平时的片子就是不一样,有明显的特点,两个肺的变化特别快。”蒋文新说,1月16日见第一个病人时,他没有穿防护衣,佩戴一个N95口罩,一个面屏,穿一件普通手术隔离衣,拿着听诊器就给患者进行了全身检查,包括咽部,“后来想想真有点后怕。我问过病人,他说自己在武汉的亲戚有发热、咳嗽的症状,从那时起我就高度怀疑人传人的可能性。”
从那时起,蒋文新就开始和新冠肺炎“杠上了”,他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如果当时在武汉,他必会去做个“吹哨人”。连续25天,过年无休,他辗转珠海、深圳、惠州等8个地市,救治当地的新冠肺炎患者,“深圳第一个出院的病人,就是我和几个专家签字同意,他才出院的。”
大年三十一早,蒋文新正在韶关救治一家几口同时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患,突然接到一个“武汉方面打电话紧急求助,但我当时赶不回去,我也就和武汉失之交臂了。”
2月10日,就当觉得没机会去湖北的蒋文新正要前往肇庆抢救重症患者时,他忽然接到赴荆州对口支援的指令,他当时已经在救护车上,当晚赶不上飞机。当晚来不及赶上飞机的他为了早一点到达,第二天中午便坐着一架押满救灾物资的货机,赶往荆州前线。
“从来没坐过货机。我拍了很多照片,座位周围全是货。”蒋文新说,虽然曾向往去武汉,但如今他庆幸去了荆州,“在荆州,我更能施展拳脚,更能实现我的想法。”
战疫复盘:从摸底到创新
复盘整个荆州战役,蒋文新大体将之分成4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摸底,2月10日前后的荆州,新增病例数每天都在高速增长,死亡每天都在发生,在最初的三、四天里,蒋文新跑遍了几乎荆州所有的市县,这时他发现大部分重症病例死亡,都有一个共性。“医院都收新冠病人,但大家却‘自扫门前雪’。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熬十天半个月,突然就遇到‘爆发期’,病情会闪电般快速恶化,我不认为这是‘炎症风暴’,而是器官长期缺氧导致的突然恶化。”蒋文新说,“管一定要及时插!这样才能改善缺氧。但给新冠病人插管是高危动作,我发现有些基层医生很犹豫、很害怕,最终把重症病人耽误了。”
“我们必须把重症病人集中起来,让经验丰富的团队来照料他们,重症中心必须建立起来。”蒋文新说,“那时荆州当地压力很大,我们就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最终被我说动了。”
第二阶段是建立重症中心,充实转运能力。2月15日,天降大雪,就是在这个雪夜,蒋文新等人奔波多日,思考建立荆州两个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等计划终于得到荆州方面的同意。2月16日、17日,医院、医院的两家重症中心成立了,陆陆续续,一批危重症患者从县市转来荆州,“为了保证这些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出意外,我们调来了中山ECMO团队,先后调来3台ECMO,2月19日成功用ECMO从监利县转运来了一名危重症患者,从规格上说,这几乎是世界级的转运”。
随着转运问题的解决,接下来的第三阶段,就是“啃硬骨头”。“‘啃硬骨头’不能操之过急,我们救治了大量有其他重病的疑似病患。比如白血病、尿*症、心梗、脑血管意外的,好多疑似病人被转过来,广东医疗队援助医生都为他们进行了抢救,有些病人1月份就已经起病了,病了四五十天,经过我们的治疗后,病人的状态也好转了很多。”
而临别之际,蒋文新看重的是如何给荆州留下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我把最近的几天看成是第四阶段,也是‘合理撤退’阶段。南派的医生务实,非常重视实操,医学是一门需要终生学习的科学,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做床边培训,耐心地教他们,荆州的医生很好学,我几乎从不表扬人,但在荆州破了例。”
“现在我们和当地医护人员彼此尊重,都相处得很好,做了朋友。不少当地的医生还表示,想来广州进修、读研。”蒋文新说。
医道:“我要做减法医生”
蒋文新总结,广州医疗队应对新冠肺炎的经验是,要做“减法医生”,不做“加法医生”。
“有时候,你拼命去治反而帮倒忙。我们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一人一专案’,而不是按照国家、省市发的指南,千人一方。国家每发一版指南,都会提示出各种新的疗法,但如果不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把各种治疗都加上去,病人反倒出问题,‘减法’是要让病人好好休息,营养搭配好,睡眠好,慢慢就缓过来了。而不是过多地进行各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蒋文新每天都进病房观察患者,虽然是主任,但事事以身作则,给患者触诊、给患者吸痰,蒋文新一样样做给当地的医生看:“刚来的时候天气很冷,病房保暖问题很重要,我叮嘱医护人员要用电热毯、塑料薄膜给病人做好保暖,虽然要开窗通风,但不要过度通风,因为患者受不了过低的温度。此外,还要了解患者的营养、大小便等问题。”
给团队和我自己打90分
90分,是蒋文新打给团队和自己这次援荆的分数。
他说,团队虽然经过了起初的彷徨、观望,但最终,广东医疗队还是把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这件事做成了。“集中患者、专家、资源和救治的‘四个集中’,我们做得很漂亮。另外广东省对荆州一线的支持力度很强,我们缺什么问他们要,他们都能及时补充过来。”
唯一让蒋文新有点遗憾的是,还有3个用ECMO的病人没有治好,“这些病人的核酸其实都已经转阴,但病*对他们身体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昨天(18日)半夜一两点,我还和临床医生连线讨论。回到广州之后,我们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