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变胖,很快就能被发现。
但肝脏“变胖”,往往是悄无声息。
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硬化,甚至癌变了。
近年来,查出脂肪肝的人,也来越多,也更加年轻化。
肝脏,属于“易胖体质”。
不管是胖子,还是瘦子,它都可能脂肪超标。
一般来说,健康的肝脏中,脂肪含量不超5%。
当肝脏内脂肪含量33%左右,属于轻度脂肪肝。
肝内脂肪含量达到66%,中度脂肪肝,超过则为重度脂肪。
脂肪过多,不仅让肝脏“油腻”,还会威胁健康,并发肝硬化、肝癌。
临床数据显示:脂肪肝的人,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倍。
肝脏“变胖”,往往悄无声息,尤其是这6类人,给肝“刮油”,做好5件事
第一类:肥胖者
约有50%的肥胖者,有合并脂肪肝。
肥胖的人体内脂类物质过多,肝脏“加工”不完,多余的脂类沉积在肝细胞内,就形成了肥胖性脂肪肝。
这类情况,在减轻体重后,会逐渐好转,甚至消失。
第二类:嗜酒者
长期大量喝酒的人,也容易诱发脂肪肝。
90%的酒精,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可引起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减慢,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导致脂肪变性,引起酒精性脂肪肝。
第三类:减肥者
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容易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类物质提供热量,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害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第四类:素食者
素食者,会导致营养血少蛋白质、维生素,不能满足身体机能的需求,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汇总,超过脂蛋白运输能力而沉淀在肝脏中,从而引起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第五类:熬夜者
肝脏在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三点,活动能力最强,也是肝脏最佳修整期。
如果熬夜,肝脏得不到休息,血流量相对不足,势必加重其负担,进而诱发脂肪肝,损害健康。
第六类:糖尿病者
2型糖尿病者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46%。
这是因为,糖友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导致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但由于早起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给肝脏“刮油”,做好五件事
第一件:饮食“三高二低”
脂肪肝者,饮食尤为重要,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证食物品种多样化。
坚持“三高二低”的饮食,对于脂肪肝者来说,十分有益。
高蛋白:多吃一些优质蛋白的食物,奶类、鱼类,牛肉等。
高纤维素:多吃粗粮和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每天吃够g的蔬菜
高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尤其是糖分较低的蔬果。
低脂低盐:少油炸,每日食用油摄入不超过20-25克,食盐摄入不超过6g。
第二件:植物油,搭配吃
脂肪肝的人,食用油的选择,尤为重要。
一旦缺乏食用油,一些脂溶性维生素无法吸收,会加重脂肪肝症状。
脂肪肝的人,植物油要搭配吃,吃齐三种脂肪酸,对于健康,更为有益。
油酸类橄榄油、亚油酸类大豆油、亚麻酸类苏子油,按照2:2:1的比例搭配。
第三件:多走路,消脂强身
走路,可帮助甩掉脂肪肝。
研究表明:每周走路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脂肪肝者,在3个月之后,脂肪肝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走路,以“中低强度、较长时间”为主。
健步走、大步走、走跑交替,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步行中,要加快步幅、步频、加大上臂的摆动。
运动时间,20分钟以上,每周4-5次。
按照中低强度步行,前20分钟,身体消耗的只是肌肉中的糖原。
在20分钟后,才会动用脂肪为身体提供能量。
若要达到消除脂肪肝的目的,至少步行20分钟以上,每周锻炼4至5次。
第四件:三餐定时,忌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导致营养过剩,易导致肥胖,增加脂肪肝的几率。
此外,如果喜欢大鱼大肉,脂肪摄入过多,也易导致脂肪肝。
要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暴饮暴食。
此外,还要减少零食,戒掉吃宵夜的习惯,以免扰乱代谢功能。
第五件:保持好心情
改善脂肪肝,保持好心情,也十分重要。
人体情绪紧张,会刺激到肝脏,造成人体新陈代谢的阻碍,进而促使血脂增高,不利于脂肪肝的恢复。
生活中,要放轻松,减少紧张的情绪,保持一份乐观的好心态。
良好的情绪,可疏肝解郁,有助于肝气的抒发,可很好的保护肝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